一直以來,名校對考研生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每個學校都有優勢和劣勢專業,名校的確是在專業實力和數量上更勝一籌,但名??佳懈偁幖ち遥謹稻€高,錄取比例低--對很多人來說不一定是最優選擇。
研途艱辛,大家不要讓盲目擇校加重不必要的壓力。名校不是唯一選擇,適合你的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一、為何大家都想考名校?
1.彌補高考失利的遺憾
許多經歷過高考失利的大學生將考研作為“翻身”的機會,希望通過考研完成學校的“階層躍升”。
考研生需要提前了解的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是某一專業領域的高素質人才,應正確看待研究生教育給自身帶來的效果,如果不是出于學術理想或者專業目標,勿把考研當作救命稻草,避免造成教育資源和自身時間精力的浪費。
2.從眾心理
有同學表示:“身邊很多同學考研都選擇很好的學校,如果我只考普通院校會感覺很沒面子,甚至不好意思跟他們一起復習。”實際上,你只需要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考研目標,對你的選擇負責,不需要過分在乎他人看法。
3.面臨就業等現實問題
畢業生們都想在愈加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也有不少“打工人”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選擇考研。越來越多的考研黨試圖通過獲取名校畢業證,待價而沽。
名校確實為科研領域培養了眾多人才,但各行業同樣需要大批來自各個高校的應用型人才,個人的素質與實力才是就業基礎。隨著研究生求職的人數增加,用人單位的招聘標準也有所提高,但絕不意味著非名校研究生就沒有市場。
二、考研擇校誤區早知道
誤區一:考研就要去北上廣,不然沒有意義
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令人向往,除名校外的同城各高校也能共享許多資源,綜合起來有些專業的教學資源甚至要高于綜合性院校。此外,如杭州、南京、武漢、西安、成都等新一線城市,再如云南、廣西、甘肅等西部大省,都有許多特色院校擁有優勢專業值得報考。
誤區二:大家都報考某學校/某專業,熱門就錯不了
熱門專業≠好專業,計算機、法律、會計、金融等考研熱門專業的報錄比一度突破10:1,競爭相當激烈。并且隨著經濟重心變化,就業形勢也在快速變化,某一專業的報考價值,不僅要看當前行業前景和發展潛力,更要從國家遠景目標考慮,進行長遠的職業規劃。
誤區三:左右徘徊,頻繁更換報考目標
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在幾所學校之間猶豫不決,看這個也好,看那個也行。然而,頻繁更換目標院校的行為有害無益,不僅會浪費大量時間還會影響考生復習的心情。所以,除非出現專業停招等不可抗力,一般不建議備考中途換院校。
誤區四:報最貴的考研培訓班,就一定能上岸
有些考生寄希望于考研輔導機構,企圖交一筆高昂的學費就能一勞永逸。殊不知,考研規劃與高考專業選擇、職業規劃是一樣的,并非依靠某一機構的大數據就能篩選出最適合你的。這里推薦考生可通過研招網專業庫了解專業目錄,亦可登陸學信網學職平臺體驗職業測評,確定適合自己的專業和職業。
誤區五:某學長/學姐上岸了,我也一定能成功
有些考生完全照搬前輩的備考經驗,試圖精準還原別人的備考全程,明白人都知道,這當然不可取。他人的學習經驗并不完全適合你的能力與水平,可借鑒,不可套用。
三、如何理性擇校?
1.衡量自身情況與院校/專業的契合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
首先要客觀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情況,擇校前需要思考以下問題:
我考研的動機是什么?
我的興趣在哪里?
哪些院校開設相關專業?
在自身基礎上通過復習,大概能達到什么水平?
我的能力適合沖擊哪個層級的院校?
這個層級的幾所院校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
從自己的理想、興趣與期望出發,根據學習能力、研究水平,比較各院校的歷年專業成績差異,在自身條件限制下找到最佳契合點,這樣的選擇往往是最為理性的。
2.評估報考難度,增加上岸可能性
接下來,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把握較大的學校,增加上岸幾率。
評估報考難度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儆媱澱猩藬担毫私鈿v年招生數據,判斷招生趨勢。
?、趫罂既藬?、實際錄取人數與報錄比:根據信息大致判斷出該專業近幾年的招生錄取情況。
?、弁泼馊藬担喝绻骋粚I每年的推免名額普遍很多,會加劇統考生的競爭。
④復試分數線與進入復試比:需要注意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進入復試比例越高,競爭越激烈。
?、葑罱K成績計算方式: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和復試占比權重。建議應試能力較強,尤其是表達能力較弱的考生盡量選擇復試占比較低的院校。
3.計劃未來發展,選擇就業理想區域的學校
相比于是否為名校畢業這一因素,企業在招聘時更加重視應聘者的綜合素質,例如知識儲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崗位的匹配程度??忌鷵裥r需要思考院校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發展需求,與職業生涯規劃是否存在沖突??紤]目標院校/專業就業情況,可參考歷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4.學會發掘高校的優勢專業
有一些高校雖然綜合實力不足,但很有辦學特色,在特定領域的專業中很有優勢。如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包括了眾多“雙非院校”,入選學科體現了學校的專業優勢。
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部分)
此外,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有38所非“雙一流”高校表現突出,共有49個學科獲得A類學科,基本上都是各高校重點建設且特色鮮明的學科。
例如,南京醫科大學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中藥學獲得A+。西安美術學院的美術學;東北財經大學的應用經濟學;黑龍江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南京工業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沈陽藥科大學的藥學等專業獲得A。
類似的特色專業中,如果有感興趣的,不妨將其列入考慮范圍內。
考研不僅是一個提升學歷與學術研究能力的過程,更是你從內而外重塑自己的成長之路。你選擇的方向與目標像燈塔一樣指引著你前行的每一步,祝愿你能找到最適合的前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