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研最終可以獲得的兩個重要證書是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這要是報考者最重視的證書,但是很多學員對學歷和學位弄不清楚,那么在職考研獲得的學歷和學位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學歷?
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知識訓練的學習經歷。從廣義上來講,任何一旦學習經歷都可以稱之為學習者的學歷。但我們平時所說的學歷,通常是指一個人最后也是最高層次的一段學習經歷。如:小學、初中、高中、專科、本科、研究生等都是國家承認的學歷,都能在學信網上查到。
什么是學位?
學位是標志著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學位一般是按照學科的門類授予的: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位一般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
學歷和學位的區別
學歷和學位的主要區別在于,學歷證明了學習的經歷,而學位是學習水平和層次的體現。所以,有學習經歷的不一定能達到某種水平和層次;達到某種水平和層次也不一定是通過學習經歷來獲得的。因此,從某些方面來說,學位的價值和含金量要超過學歷。
目前能夠同時獲得學歷和學位證書的報考途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考試入學的,符合條件的人員需要參加國家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和學校組織的復試,報考人員在順利通過初試和復試之后,綜合成績排名得高分的人員方可有機會獲得入校學習的資格。
報考人員在順利入校學習之后,需要完成2-3年的課程學習,修滿學分,經過考核,完成畢業論文考試就能獲得在職學習學歷和相關證書,雖然改革后相關證書上會注明“非全日制”字樣,但與統招研證書享有同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