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yǎng)目標及要求
(一)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yǎng)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職業(yè)道德。
2、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3、具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yǎng)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4、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能熟練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二、招生對象及入學考試
(一)招生對象
1、大學本科應屆畢業(yè)生;
2、具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力有志于從事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各類人員;
3、海外具有同等資質(zhì)的漢語教師或?qū)I(yè)人員。
(二)入學考試
入學考試采用全國統(tǒng)考或聯(lián)考方式,實行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辦法,著重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基礎知識。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者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在職攻讀學位者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1學年。
四、課程設置
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低于32學分。公共課、必修課和選修課不低于28學分,教學實習4學分。
課程類型與學分分布:
(一)公共課(8學分)
政治 2學分
外語 6學分
(二)必修課(10學分)
漢語語言學導論 2學分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法 2學分
第二語言習得導論 2學分
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 2學分
課堂教學研究 2學分
(三)選修課(10學分)
選修課分為5大類,至少從3類中選修,須修滿10學分。
1、語言類
漢語語音概說 2學分
漢語語法概說 2學分
漢語詞匯概說 2學分
漢字概說 2學分
漢外語言對比 2學分
2、教學類
漢語測試與教學評估 2學分
漢語教材分析與編寫 2學分
漢語教學案例分析 2學分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及教學應用 2學分
3、文化類
中國思想史 2學分
當代中國概況 2學分
國際政治與經(jīng)濟專題 2學分
國別與地域文化 2學分
禮儀與公共關系 2學分
中華文化技能 2學分
4、教育類
外語教育心理學 2學分
國外中小學教育專題 2學分
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成長 2學分
教師發(fā)展概論 2學分
教學設計組織與管理 2學分
5、方法類
教學調(diào)查與分析 2學分
課堂觀察研究 2學分
案例分析研究 2學分
(四)教學實習(4學分)
教學實習包括漢語教學設計、觀摩與實踐,其中課堂教學實習不低于40學時。教學實習考核須有指導教師和學生評估。
五、培養(yǎng)方式
(一)采取導師指導與集體培養(yǎng)相結合的方式。
(二)課程學習與漢語國際教育實踐緊密結合,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參加漢語教學或輔助教學工作,以加強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六、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應緊密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實踐進行選題。論文可以是專題研究、調(diào)研報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等。
七、學位授予
修滿規(guī)定學分、教學實習合格、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者可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
上一篇: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現(xiàn)狀
400-188-0979